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3-28
期中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所谓“述序事理”,是指在叙事的过程中阐明事理,包含着从叙述到解释的过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事”中有“理”,“理”在“事”中。《史记》“述序事理”的路径多样,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见其大概。

通过记载名文或名言的方式,让历史人物“亲自”向读者说理。例如,《秦始皇本纪》载贾谊《过秦论》,是把叙事者的身份交给贾谊,让其“亲自”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向读者解释强秦之骤亡。又如,《高祖本纪》载刘邦与高起、王陵在宴席间的一段对话,是让刘邦“亲口”把自己善于用人的政治智慧展现给读者,说明其“所以取天下”之理。

擅长用“两两对照”的方法将复杂的历史形势娓娓道来。例如,把《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对照着读,则项羽与刘邦二人为人的动与静、霸与仁、直与婉,在这种两两对照的笔法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对照之中将人物生平轨迹和成败得失之“理”阐明,这是《史记》叙事之“述序事理”的又一个表现。

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阐明一些道理,是《史记》“述序事理”最难能可贵之处。如《苏秦列传》,全传由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而被兄弟嫂妹妻妾窃笑开篇,先讲他至秦、之赵所出之计不为所用;接着写他游燕,再至赵,说韩、说魏、说齐、说楚以促成六国合纵,并相六国,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再写秦派犀首破坏纵约,以及苏秦被人毁谤、私通燕王之母,并最终遇刺于齐。通篇传记在着笔刻画苏秦“智过于人”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这样一位纵横六国的智士,却不能掌握自身的得志与失势,令人不能不感慨一人之成败与其所处之世、所遇之时的密切关联。

继承《左传》“君子曰”的传统而设置“太史公曰”以说明种种道理。这可有多种表述形式:或于开始叙事之前写一篇序文来交待撰述主旨,或于篇末设“太史公曰”来对人物、史事作一番总体定位。有时也在叙事之间,就某事展开议论,形成夹叙夹议的传统。“太史公曰”与《史记》的叙事部分在内容上和思想上关系密切,是司马迁直接表达其思想、观点的途径,对于那些在叙事过程中不便写明之“理”,“太史公曰”起到了补充说明和总结论断的作用。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曾写下他的撰述意旨:“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佚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说的“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既包含一国兴坏之理,也是要写出一人成败之理。总之,《史记》对于“事理”的阐述,层次不同,路径多样,的确担得起刘向、扬雄、班彪、班固等人的佳评。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是怎么回事》)

材料二:

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以“群”和“类”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视野,《周易·系辞上》讲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战国策·齐策》讲的“物各有畴”,都是这个意思。在史学家那里,以“群”和“类”的眼光来认识考察社会发展的大势,成为史书叙事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揭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古代史书的一大成就在于运用类传考察社会历史进程。类传的做法是把身份相同或品行相近的历史人物类编成传,设置标目,形成一组组人物群像,进而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范晔《后汉书》中的党锢、循吏,酷吏、宦者等《传》写出了东汉的政治景象,儒林、文苑两《传》写出了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思潮,方术、逸民、列女、独行等《传》反映了社会风貌,这本书因此收获佳评。

一个群体得以在历史上充分发挥作用,与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密切相关,这是古代史书写人物群像着意揭示的内容。《隋书》卷六四主要写了十位在北周和隋朝南征北战的勇士,而这十人各有各的遭际。其中李圆通、张定和、麦铁杖、来护儿等人或家世寒微,或年少孤苦,或渔猎为生,却在纷乱不平的年代建功立业,留名青史,这背后的原因正在于“遇其时”。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当人们读过《隋书》卷六四,掩卷沉思,自然会对历史所赋予人们的时机有更深刻的体悟。古代史书写历史上的一代代群体,又每每通过写群体间的相互配合而把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来。钱穆先生曾说:“汉祖唐宗,只是一人,同时还有其他文武一大批,几十百人集为一大群,各人有各人所长,各人有各人之贡献。”以汉初名相萧何、曹参为例,二人在西汉初年先后为相,《史记》的做法是:于《萧相国世家》着意写萧何追随刘邦起兵诛秦,经楚汉之战、守卫汉中,以及灭异姓诸侯王等“定策之功”;于《曹相国世家》着意写曹参继任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的施政举措,这种休息无为的举措正适合汉初的社会需要,“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可以说正是在萧何定策、曹参守之的政治格局下,汉初得以在战乱之后休养生息,奠定了西汉一代的统治基业。正直、智慧、果敢的群体可以帮助帝王开创一代盛世,而奸邪、趋利、荒诞的群体又会成为致使一个皇朝走向衰亡的蠹虫。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既擅长写个人的思想、品格、行为甚至相貌,也着意于考察个人、群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个人,群体与其所处之“世”、所遇之“时”和所乘之“势”之间的联系,正是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特点和优长。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中的个人、群体与社会》)

现代文阅读Ⅱ

雷雨(节选)

曹禺

鲁妈拉着女儿的手,四凤就像个小鸟偎在她身边走进来。后面跟着鲁贵,提着一个旧包袱。他骄傲地笑着,比起来,这母女的单纯的欢欣,他更是粗鄙了。

四凤    妈,您坐下。(鲁妈坐)您累么?

鲁侍萍    萍不累。

四凤    (高兴地)妈,您坐一坐。我给您倒一杯冰镇的凉水。

鲁侍萍    不,不要走,我不热。

鲁贵    凤儿,你跟你妈拿一瓶汽水来(向鲁妈),这公馆什么没有?一到夏天,柠檬水,果子露,西瓜汤,桔子,香蕉,鲜荔枝,你要什么,就有什么。

鲁侍萍    不,不,你别听你爸爸的话。这是人家的东西。你在我身旁跟我多坐一回,回头跟我同———同这位周太太谈谈,比喝什么都强。

鲁贵    太太就会下来,你看你,那块白包头,总舍不得拿下来。

鲁侍萍    (和蔼地笑着)真的,说了那么半天。(笑望着四凤)连我在火车上搭的白手巾都忘了解啦。(要解它)

四凤    (笑着)妈,您让我替您解开吧。(走过去解。这里,鲁贵走到小茶几旁,又偷偷地把烟放在自己的烟盒里)

鲁侍萍    (解下白手巾)你看我的脸脏么?火车上尽是土,你看我的头发,不要叫人家笑。

四凤    不,不,一点都不脏。两年没见您,您还是那个样。

鲁贵下。母女见鲁贵走后,如同犯人望见看守走了一样,舒展地吐出一口气来。母女二人相对默然地笑了一笑,刹那间,她们脸上又浮出欢欣,这次是由衷心升起来愉快的笑

鲁侍萍    (伸出手来,向四凤)哦,孩子,让我看看你。

四凤走到母亲前,跪下。

四凤    妈,您不怪我吧?您不怪我这次没听您的话,跑到周公馆做事吧?

鲁侍萍    不,不,做了就做了。——不过为什么这两年你一个字也不告诉我,我下车走到家里,才听见张大婶告诉我,说我的女儿在这儿。

四凤    妈,我怕您生气,我怕您难过,我不敢告诉您。——其实,妈,我们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就是像我这样帮人,我想也没有什么关系。

鲁侍萍    不,你以为妈怕穷么!日吃多犯糊涂.妈受过苦,妈知道的。你不懂,你不知得开,不过,孩子,我怕你太年轻,容易一阵子犯糊涂,妈受过苦,妈知道的。你不懂,你不知道这世界太——人的心太——。(叹一口气)好,我们先不提这个。(站起来)这家的太太真怪!她要见我干什么?

四凤    嗯,嗯,是啊(她的恐惧来了,但是她愿意向好的一面想)不,妈,这边太太没有多少朋友,她听说妈也会写字,念书,也许觉着很相近,所以想请妈来谈谈。

鲁侍萍    (不信地)哦?(慢慢看这屋子的摆设,指着有镜台的柜)这屋子倒是很雅致的。就是家具太旧了点。这是——?

四凤    这是老爷用的红木书桌,现在做摆饰用了。听说这是三十年前的老东西,老爷偏偏喜欢用,到哪儿带到哪儿。

鲁侍萍    那个(指着有镜台的柜)是什么?

四凤    那也是件老东西,从前的第一个太太,就是大少爷的母亲,顶爱的东西。您看,从前的家具多笨哪。

鲁侍萍    咦,奇怪。——为什么窗户还关上呢?

四凤    您也觉得奇怪不是?这是我们老爷的怪脾气,夏天反而要关窗户。

鲁侍萍    (回想)凤儿,这屋子我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

四凤    (笑)真的?您大概是想我想的梦里到过这儿。

鲁侍萍    对了,梦似的。——奇怪,这地方怪得很,这地方忽然叫我想起了许多许多事情。(低下头坐下)

四凤    (慌)妈,您怎么脸上发白?您别是受了暑,我给您拿一杯冷水吧。

鲁侍萍    不,不是,你别去,——我怕得很,这屋子有鬼怪!

四凤    妈,您怎么啦?

鲁侍萍    我怕得很,忽然我把三十年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地都想起来了,已经忘了许多年的人又在我心里转。四凤,你摸摸我的手。

四凤    (摸鲁妈的手)冰凉,妈,您可别吓坏我。我胆子小,妈,妈,——这屋子从前可闹过鬼的!

鲁侍萍    孩子,你别怕,妈不怎么样。不过,四凤,我好像我的魂来过这儿似的。

四凤    妈,您别瞎说啦,您怎么来过?他们二十年前才搬到这儿北方来,那时候,您不是还在南方么?

鲁侍萍    不,不,我来过。这些家具,我想不起来——我在哪见过。四凤妈,您的眼不要直瞪瞪地望着,我怕。

鲁侍萍    别怕,孩子,别怕,孩子。(声音愈低,她用力地想,她整个的人,缩缩到记忆的最下层深处)

四凤    妈,您看那个柜干什么?那就是从前死了的第一个太太的东西。

鲁侍萍    (突然低声颤颤地向四凤)凤儿,你去看,你去看,那柜子靠右第三个抽屉里,有没有一只小孩穿的绣花虎头鞋。

四凤    妈,您怎么啦?不要这样疑神疑鬼的。

鲁侍萍    凤儿,你去,你去看一看。我心里有点怯,我有点走不动,你去!

四凤    好,我去看。

她走到柜前,拉开抽斗,看。

鲁侍萍    (急问)有没有?

四凤    没有,妈。

鲁侍萍    你看清楚了?

四凤    没有,里面空空地就是些茶碗。

鲁侍萍    哦,那大概是我在做梦了。

四凤    (怜惜她的母亲)别多说话了,妈,静一静吧。妈,您在外受了委屈了,(落泪)从前,您不是这样神魂颠倒的。可怜的妈呀。(抱着她)好一点了么?

鲁侍萍,不要紧的。——刚才我在门房听见这家里还有两位少爷?

四凤    嗯!妈,都很好,都很和气的。

鲁侍萍    (自言自语地)不,我的女儿说什么也不能在这儿多呆。不成。不成。

四凤    妈,您说什么?这儿上上下下都待我很好。妈,这里老爷太太向来不骂底下人,两位少爷都很和气的。这周家不但是活着的人心好,就是死了的人样子也是挺厚道的。

鲁侍萍    周?这家里姓周?

四凤    妈,您看您,您刚才不是问着周家的门进来的么?怎么会忘了?(笑)妈,我明白了,您还是路上受热了。我先跟你拿着周家第一个太太的相片,给您看。我再跟你拿点水来喝。

四凤在镜台上拿了相片过来,站在鲁妈背后,给她看。

鲁侍萍    (拿着相片,看)哦!(惊愕地说不出话来,手发颤)

四凤    (站在鲁妈背后)您看她多好看,这就是大少爷的母亲,笑得多美,他们说还有点像我呢。可惜,她死了,要不然,——(觉得鲁妈头向前倒)哦,妈,您怎么啦?您怎么?

鲁侍萍    不,不,我头晕,我想喝水。

四凤    (慌,掐着鲁妈的手指,搓着她的头)妈,您到这边来!(扶鲁妈到一个大的沙发前,鲁妈手里还紧紧地拿着相片)妈,您在这儿躺一躺。我跟您拿水去。

四风由饭厅门忙跑下。

鲁侍萍    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这是真的么?这张相片?这些家具?怎么会?——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么?熬过这几十年偏偏又把我这个可怜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里?哦,好不公平的天哪!(哭泣)

(节选自《雷雨》第二幕,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

(楚伐宋))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 , 能无战乎?”公, 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楚子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不可失矣。”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 , 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晋侯次于城濮,子玉战,楚师败绩。

(摘编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注】①公:指晋文公,后文“晋侯”也指晋文公。②怒顽:恼怒楚国的固执。③畀:赋予,给。④楚子:指楚成王,晋文公重耳流亡时曾得到楚成王帮助。⑤允当则归:适可而止。⑥间执谗慝:间执,堵塞;馋慝,邪恶,罪恶。⑦三国:此处指宋、曹、卫。⑧携:离间。

积累与运用(20分)
作文(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