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餮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
B、 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C、 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D、 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这反映出当时(   )
A、 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
B、 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
C、 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
D、 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
如图3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珍藏的一幅抗战时宣传画。画中以八路军为主的敌后战场将日伪军杀得丢盔弃甲,而正面战场则是日军赶着国民党军队在跑。该宣传画旨在说明(   )

A、 七七事变拉开了国共联合抗日序幕
B、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C、 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导致丧师失地
D、 抗战路线决定了两大战场地位差异明显
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作品《数他劳动强》。关于美术作品的历史研究分析,较合理的是(   )

A、 这幅画兼具历史史料价值和艺术史料研究价值
B、 这幅年画可以作为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见证
C、 通过此画作可理清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D、 这是一幅画描绘土地改革运动的现实主义作品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5题22分,36题12分,37题15分,共49分。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嬗变图示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称为“考课”“考绩”。秦朝的《为吏之道》提出“五善”。所谓“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西汉时,上述标准尺度开始有了较大改变。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已经是“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①。唐代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主要指的是德、慎、公、勤;“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具体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考课标准依据职官不同而有很多具体规定。如对地方守令有“四善三最”,对监司(监察官员 有“七事”等。

——摘编自李治安、杜家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材料三: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不仅历史悠久、从未中断,而且沿革清晰、源流可考。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同时,文官机构又是支撑皇帝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唐六典的出现,则是文官法成熟的标志。经过宋元至明清,以会典的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

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13世纪末以来,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也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便包括文官制度,这对于开阔西方人的视野,传播东方的古代文明起了良好的作用。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教化即“以教化民”、“以教道民”,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化的传统,把教化看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化”的人,将先秦时期儒家教化思想系统化。荀子认为礼与乐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荀子所说的礼,已不同于西周,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人伦规范。他以礼来规定君臣、上下、长幼尊卑的等级规范,明确士农工商的职业分工,使其各守其分。此外,荀子还主张“隆礼重法”。他提出“隆礼重法则国有常”、“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

汉代

汉初学者陆贾提倡“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并得到统治者的赞同,从汉惠帝开始,汉代皇帝都以“孝”称谥号。此外,汉初统治者还厉行节俭,并形成很强的社会感召力。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上,加以总结形成“三纲五常”思想,成为伦理法则。最终使儒家伦理道德转变为封建统治理论。

宋代

宋代一改唐代《开元礼》以君主、宗室、官僚为对象制定礼仪制度的特点,其修订的宋《政和五礼新仪》多涉及庶人礼仪。宋代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教化,宋仁宗皇祐年间,陈襄知仙居县,撰制《劝谕文》,劝诫乡民:和睦宗族,救恤邻里;各依本分,勤修本业。这是宋代地方官颁布“谕俗文”的开端。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由民间自行推举年高德劭之人掌教化,其主要职责即是向民众代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及《教民榜文》,使民众知法畏法,不敢犯法;明后期,乡约宣讲明太祖《教民榜文》中的六句话即所谓的“六谕”,不遵守的百姓会受到处罚。

——摘编自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教化的发展”,自行拟定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