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议名称
两国关系
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
宋称辽主为弟
30万
宋夏庆历和议(1044年)
夏受封为夏国主
25.5万
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
宋向金称臣
50万
宋金隆兴和议(1164年)
宋称金主为叔
40万
宋金嘉定和议(1208年)
宋称金主为伯
60万
①镌刻者于木板上刻字,刻成之后,每板皆依次编号,印就则付以书。
②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欲印则密布字印作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③(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
④泰西谷登堡以铅活字版印书,其法以机压之,一压即成。
①
参知政事、三司使、提点刑狱司
②
太尉、中朝尚书、护乌桓都尉
③
礼部尚书、布政使、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④
监察御史、军机大臣、直隶总督
材料一: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对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这一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还有阴阳家、名家等。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一
汉承秦制,负责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少府”内设有“尚书”一职。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
——摘编自钱玉林《中华传统文化辞典》
材料二
中唐时期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未入朝执政者有40多人。德宗朝宰臣三十五人中三十三人非三省长官。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面对“财政枯竭,国用不给”的局面,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使得“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
——摘编自吴枫《中唐时期三省制度的削弱与变化》
材料
人们居住的地方通常有许多不同的民族,这些不同民族的人们各自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中生息繁衍,共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的认同感和对故土家园深厚的感情。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因受到外界压力而被迫改变居住地点或者出于谋求发展而主动改变居任地的现象十分常见,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
——材料摘编自于艳波《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迁徙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阐述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