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科版生物学2023年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3ATP和酶

日期: 2025-03-29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
C、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 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下列化合物中不含N元素的是( )
A、 胞嘧啶
B、 ATP
C、 RuBP
D、 DNA
下列关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
B、 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于放能反应
C、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做功,失去能量,恢复原状,是吸能反应
D、 因为ATP所含能量较多,所以能作为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C、 组成酶的化学元素一定有C、H、O、N
D、 酶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细胞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T4DNA连接酶可将任意2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该反应过程需消耗ATP,其水解产生的腺苷一磷酸(AMP)通过共价键与酶相连,随后AMP转移至DNA片段,进而完成连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4DNA连接酶的底物种类较多,故其无专一性
B、 T4DNA连接酶催化反应后,其组成成分已改变
C、 ATP在该反应过程中可能打开两个高能磷酸键
D、 T4DNA连接酶需保存于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
下列关于“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加入pH缓冲液浸没滤纸片,再加入H2O2溶液
B、 滤纸片用新鲜的鸡肝匀浆浸泡,也可用血细胞匀浆浸泡
C、 反应小室放在水里,有利于排除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干扰
D、 用量筒进行排水法收集气体,需先排净量筒内气泡再收集
萤火虫尾部发光器的发光原理如图所示,利用该原理制成了ATP快速荧光检测仪,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荧光素+ATP+O2氧化荧光素+物质X+2Pi+H2O+光能

A、 物质X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由反应式可知萤火虫发荧光属于放能反应
C、 该检测仪检测结果代表样品中需氧型微生物的数量
D、 运用该检测仪计数的前提是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
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是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M表示腺苷,N表示核糖
B、 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涉及“ATP充电”
C、 食物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为“ATP充电”
D、 肝脏中乳酸再生成葡萄糖不需要“ATP放能”
32P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短时间内快速分离ATP,ATP的总含量变化不大,但大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已带有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说明(  )
A、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 ATP中的三个磷酸基团均容易脱落
C、 该过程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D、 重新合成的ATP中磷均为32P
下列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
A、 提重物时肌肉的收缩
B、 葡萄糖在细胞溶胶中转化为丙酮酸
C、 乳酸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
D、 三碳酸被还原为三碳糖
钠钾泵位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钠钾泵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发生空间结构的变化,导致其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钠钾泵还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钠钾泵既能协助Na+、K+跨膜运输,又能催化细胞外ATP水解
B、 钠钾泵的磷酸化导致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助于Na+排出细胞
C、 钠钾泵的去磷酸化过程为K+运入细胞提供能量
D、 钠钾泵有利于维持细胞内外Na+、K+的浓度差
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的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碱基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放能反应通常与ATP的水解相关联
B、 一分子G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C、 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 UTP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碱基腺嘌呤
ATP不仅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的“A”是由一个核糖和一个腺苷组成的
B、 ATP中有一个磷酸基团连接在脱氧核糖分子上
C、 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
D、 在常温下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变成ATP中的化学能
下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的断裂过程有水消耗
B、 ①+②+③组成的物质是转录的原料之一
C、 ATP中的“A”与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表示不同物质
D、 细胞中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9

+

90

38

9

+

70

88

9

-

70

0

7

+

70

58

5

+

40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I型胶原蛋白

A、 该酶的催化活性的发挥并不依赖于CaCl2
B、 结合②④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pH
C、 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为9
D、 pH为9时,温度为90℃蛋白酶TSS已变性失活
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
B、 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 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
D、 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在淀粉-琼脂平板的4个位置,分别用蘸有不同液体的棉签涂抹(如图),然后将平板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2h后取出平板加碘液处理1min,然后用清水洗掉碘液观察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棉签涂抹前应在培养皿底做好标记
B、 第1、2组对照说明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C、 第3、4组对照说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D、 若第4组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可能是碘液处理的时间太短
细胞代谢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有序的进行,离不开酶的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酶的催化活性是酶的固有特性,不受其他物质的调节
B、 酶的专一性是细胞内物质代谢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C、 酶极高的催化活性确保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快速进行
D、 酶在催化反应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形,但有些反应不需要ATP供能
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每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 )
A、 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
B、 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
C、 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
D、 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
植物细胞能产生多种酶,催化系列反应以促进生长发育,如萌发过程中可产生α-淀粉酶,叶片脱落或果实成熟时会产生纤维素酶,果胶酶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α-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催化的产物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B、 生长发育各阶段,细胞内的酶都能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 植物产生的α-淀粉酶比枯草杆菌产生的α-淀粉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D、 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时可用果胶酶替代解离液杀死细胞
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图中线a表示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温度与酶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关系。将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呈曲线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着温度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逐渐升高
B、 t1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与t2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相同
C、 t1~t2条件下酶活性相对较高,但该条件不适合保存酶制剂
D、 酶促反应速率是反应物分子能量和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将不同pH的饱和淀粉溶液以一定的速率流经固定化淀粉酶柱,检测流出液中淀粉剩余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表不同pH淀粉溶液流经固定化淀粉酶柱后的残留率

组别

pH

1

3

5

7

9

11

13

淀粉残留率

83%

75%

62%

17%

49%

92%

100%

A、 测定淀粉残留率时,通常用饱和淀粉溶液作为对照实验
B、 据表分析,固定化淀粉酶柱作用的最适pH范围为7~9
C、 甲组使用过的固定化酶柱经蒸馏水反复洗涤后可以重复使用于其余各组实验
D、 减慢庚组淀粉溶液流经酶柱的速率,能降低流出液中淀粉残留率
某同学绘制了生物体内两个化学反应(图1)及氧气供给量对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人体内的一般组织细胞、破伤风杆菌三种细胞中ATP产生量的影响(图2)。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中X+Y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B、 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都由图1中④化学键断裂提供
C、 图2中曲线①BC段,ATP量不再增加的原因一定是图1中酶2数量的限制
D、 图2中曲线②对应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图1所示反应在该细胞同样能进行
下表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mL

2

2

2

2

2

2

1%淀粉溶液/mL

3

\

3

\

3

\

2%蔗糖溶液/mL

\

3

\

3

\

3

新鲜唾液/mL

\

\

\

\

\

\

蔗糖酶溶液/mL

\

\

\

\

1

1

实验结果

A、 1%淀粉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B、 按表格将各种溶液分别加入6只试管后,再共同保温一段时间
C、 试管3有红黄色沉淀产生,说明有葡萄糖生成
D、 淀粉溶液中有杂质,不是5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的原因
如图为生物体内ATP、ADP、AM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参与甲过程的反应物有ATP和酶
B、 AMP可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
C、 丁过程所需能量可来自化学能和热能
D、 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是同一种酶
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含高能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综合题(共6题,共4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