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云南省广南二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2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它将开沟、播种结合在一起,一次可播三行,一人一牛,日种一顷,功效提高了十几倍。耧车的使用(    )
A、 导致了铁犁牛耕出现
B、 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C、 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成长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西周统治者告诉鲁、卫之君,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就是说推行政令时,要照顾殷人的习俗,在疆理土地时,则要依照周的法制。这一举措(   )
A、 粉碎了商朝旧贵族的叛乱
B、 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有效维护贵族间的政治联系
D、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观察下面两图,图一至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

A、 手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
B、 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
C、 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D、 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下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

A、 铁犁牛耕在东北地区普遍使用
B、 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
C、 曲辕犁推动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
D、 主要农业区分布取决于水利工程
下图是甲骨文和金文中“周”字的部分拓片,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 西周时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B、 西周推行井田制
C、 西周建立了贵族等级制度
D、 周人擅长于农耕
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说:“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地之利为薄,多种田(种粮食的地)不如多治地(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    )
A、 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C、 导致了男耕女织模式瓦解
D、 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兴起

非选择题(共3小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