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A卷)

日期: 2025-04-12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宋时期大力推行“恩荫”之制,所有高级官员都可以荫若干人做官或进官,而不拘子弟乃至亲戚门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恩荫”之制(   )
A、 是宋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
B、 是产生“冗官”的重要原因
C、 扩大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
D、 使科举制难以发挥作用
如图为民国五年底,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后有总理段祺瑞和教育总长范源廉的签名。这一任命状可以用于说明当时政府(   )

A、 积极创办高等新式学堂
B、 决策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C、 违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
D、 名义上实行责任内阁制
如图是1920~1936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比重情况。对图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

A、 近代化水平有所提升
B、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C、 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
D、 经济转型已经完成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A、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区域自治开新篇
B、 参加日内瓦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 发展重工业,进行三大改造——新中国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①殖民扩张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法国大革命
B、 ①殖民扩张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日本明治维新
C、 ①工业革命    ②法国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美国南北战争
D、 ①工业革命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14-16世纪,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的严峻挑战主要来自(   )
A、 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
B、 日益增强的世俗力量
C、 教会内部的勾心斗角
D、 逐渐流行的其他宗教
1855年5月,英国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1855-1869年,从应试的文官候选人中共淘汰下来8169人,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太低或能力过差。英国的做法(   )
A、 标志着文官制度正式确立
B、 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C、 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
D、 扰乱了政府决策的稳定性

材料分析题:6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戎俗,尚武勇,故其民风大近于质朴无华,不尚文礼之一途”,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

——摘编自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的设置,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戍兵布置、调遣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形成了自己本身的一套理论化和制度化的行事规则和价值倾向,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反弹”,中国的官僚制度中的君尊臣卑原则的干扰就削弱了。而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于是,在专制君主——官僚——民众之间就形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在中国古代这种官僚制度体制下,不难看出,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无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官员的升迁和降黜之权操纵于上司的手中,这就必然会形成关于对上级强烈的依附性,处理公务只对上级负责,唯命是从,照章办事,那么为了迎合上意,也就理所当然地编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噱头,行动上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摘编自马欣荣《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弊端探析》

材料二:1853年开始英国议会就提出要改革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而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在议会中提出对英国文官制度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部和海军部,并对文官的录用、考试、晋升、分级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理性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1855年5月21日,帕麦斯顿内阁颁布了官吏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成立独立考试的三人文官事务委员会,具体研究和实施改革方案。1870年6月4日,格莱斯顿内阁又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类官职”的原则,明确了政务官和事务官分开。英国以文官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国内政治上的落后、腐败和贪污或者说是政治上的不完善。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自我政治调整的典型。而它的这种做法对世界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世界2/3的国家都在实行这种官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现代政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英国在此具有开创性功劳。

——摘编自潘卫《英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