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考历史模拟(五)试卷

日期: 2025-04-02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Ⅰ:1~13题;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2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筑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庄正门“丽正门”用满、蒙古、汉、藏、维吾尔五种文字镌刻外八庙的碑文多用满、蒙古、汉藏四种文字书写。据此可知,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
A、 推动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
B、 体现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控制松散
C、 反映出清代民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D、 见证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辛亥革命期间大批妇女团体建立,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10月到1913年底全国共组织了58个妇女团体;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刊文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反映了(    )
A、 民主平等理念得到真正践行
B、 妇女社会参与意识得到提高
C、 女性社会地位得到彻底改变
D、 民主革命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下表为1933-1944年间四川省内工厂数量变化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年份

1933-1937年

1940年

1942年

1944年

企业数量

约23~100家

847家

1153家

2071家

A、 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I业布局变化
C、 政治形势变化影响民族工业发展
D、 我国工业不合理布局得到了根本改变
罗马法规定,对完全不具备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和仅有相当于儿童的限制行为能力的“浪费人”实行监护和保佐制度。据此可知,罗马法(    )
A、 旨在维护平民阶级权益
B、 注意调节不同阶层的关系
C、 倡导“公平至上”的原则
D、 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
在第一国际实际活动的1864--1872年,它曾在欧洲、美洲、非洲等18个国家建立支部,发展会员约4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强大的政治力量,被称为世界“第七强国”。这说明第一国际(    )
A、 改变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B、 使各国工人阶级获得政治权力
C、 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影响力
D、 推动国际秩序实现了平等公正
下表为2014年英国与欧盟和非欧盟国家商品与服务贸易情况(单位:十亿英镑)。这一贸易情况(    )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欧盟

230

45%

289

53%

-59

非欧盟国家

283

55%

259

47%

+24

总额

513

100%

538

100%

-25

A、 反映英国贸易结构趋于合理化
B、 有助于解释英国疑欧和脱欧的原因
C、 说明欧洲经济一体化名不副实
D、 凸显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角色

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5年建立的南通博物苑在中国博物馆早期实践中是独特的。张謇既清醒地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又务实地践行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历史、美术、天然三部与动植物园的建制,使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学理意义上的博物馆。隶属南通师范学院“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的宗旨以及独特的馆名,让南通博物苑具有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色彩。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材料二:表61949--2015年《人民日报》中关于博物馆的相关报道统计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以来

《旅顺军事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1955-0520)、《内蒙古修建第一座博物馆》(1956-08-09)等

《我国博物馆有五百多座》(1984-01-05)、《中国博物馆逾2400个》(2007-12-22)

《延安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1958-12-06)、《定陵博物馆今起开放》(1959-09-26)等

《广西筹建洞穴博物馆》(1982-06-12)、《四川兴建恐龙博物馆》(1984-01-14)、《北京市兴建中国紫檀博物馆》(1997-11-23)

《苏联鞑靼国立博物馆展览我斗争胜利事迹并陈列中国民间艺术制品》(1949-10-31)、《民主德国博物馆专家到京》(1954-05-03)等

《首都纪念国际博物馆日》(1997-05-19)、《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大会在沪开幕》(2002-10-22)

《坚持政治挂帅,积极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196003-27)、《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是世界革命人民的法宝一记外国朋友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66-08-05)等

《北京市政府发出通知中小学生每学期参观一次博物馆》(1991-02-04)、《旅行社开发市场博物馆增加客源》(2002-08-12)

——摘编自姬秀丽《建国以来博物馆公共形象的历史变迁探析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