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3-28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不少困扰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代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防控,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这表明(   )
A、 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B、 社会保障体系做到了无缝覆盖
C、 医疗卫生的发展促使人民更加健康
D、 自然科学新技术在临床广泛使用
1941年,红军卫生学校第十四期即更名后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学员毕业。下图为当期学员申玉英的毕业证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该学员毕业于民国二十九年
B、 题词倡导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C、 该校为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校
D、 它直接反映正面战场的抗战二、材料分析题
1955年,国家为消灭血吸虫病,在江南各省建立各级血吸虫病防治站,同时全国各地的乡村举行清理钉螺运动,以消灭传染源。这些举措(    )
A、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 根除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C、 推动了防疫事业的发展
D、 弥补了医疗体系的不足

材料分析题

世界卫生组织(缩写WHO,中文简称世卫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该组织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维度的卫生组织,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

1851年

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在巴黎召开,目的是制定国际卫生公约(未成功)。

1902年

肯尼亚和菲律宾分别爆发的鼠疫和霍乱造成10万人死亡;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中,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1919年

国际联盟组织宪章第23条规定,成员国“将努力采取措施,加强对疾病防治和控制的合作”。

1945年

秉承“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于个人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在巴西、中国代表团强力支持下,世卫组织议题加入联合国宪章。

1948年

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6月24日第一次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开幕,53个国家政府的代表团参会。

——本文摘编自《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

不结盟运动主要会议决议

20世纪

70年代

《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

20世纪

80年代

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

20世纪

90年代

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

序。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