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向6 mL 6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8滴2%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15%甲醛溶液,混合均匀,水浴加热,迅速产生红色沉淀,其周围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⑵反应停止后分离出沉淀,将所得沉淀洗净后加入浓盐酸,不溶解。
⑶相同条件下,甲酸钠溶液与新制的Cu(OH)2反应,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已知:Cu2O [CuCl2]− , 甲醛是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仪器 | 所用试剂 |
A | 检验石蜡油的分解产物 | 硬质试管、酒精灯 | 石蜡油、石棉 |
B |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 试管、酒精灯 |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C | 测盐酸的浓度 |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盐酸溶液、石蕊溶液 |
D | 铝热反应 | 试管、酒精灯 | 铝粉、氧化铁 |
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棉花
③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利用牛油和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制造肥皂
⑤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⑥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⑦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属于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
⑧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①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和
②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③和
一定互为同系物
④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⑤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以生成2-氯甲苯
⑥苯酚分子中的13个原子一定共平面
⑦将4mL乙醇和混合液加热至170℃可制得乙烯
⑧能与新制反应的有机物一定含有醛基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的Cu丝冷却后插入乙醇中,Cu丝表面仍是黑色
③要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甲烷,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④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溶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