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福建省永春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8月开学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 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 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 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 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据图1、图2可知,元明时期( )
A、 国家疆域得到大大拓展
B、 大一统局面得到了巩固
C、 东北边疆管理得到加强
D、 地方行政区划日趋混乱
下图为刊载于1913年12月27日《新闻报》的漫画《一意进行》。读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军阀割据混乱不堪
B、 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C、 政党政治遭到破坏
D、 共和政体土崩瓦解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发布训令,未经教皇同意禁止任何国家的教士向君主纳税。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法兰西三级会议,寻求民众的支持,宣称卜尼法斯是一名应该从教廷中开除的异教徒和罪犯。据此可知( )
A、 工商业的发展影响权力结构发生异变
B、 由封君封臣制向议会制共和转变
C、 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推动民族意识觉醒
D、 打破教会思想束缚引发宗教改革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C、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