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B卷】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日期: 2025-03-30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可以被水解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是因为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1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
B、 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 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D、 由图3可知Cl-和Cu2+对该酶的影响不同
如图为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假设酶所处的环境条件最适,对于图中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A、 ad段表示无酶催化时该反应的活化能
B、 bc段表示酶为底物提供的活化能
C、 若把酶改成无机催化剂,则图中b点位置会下移
D、 若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下降10℃,则ab段会缩短
ATP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B、 ATP中的N元素存在于物质A中
C、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酶的高效性,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
D、 图2中的酶1可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表面,酶2可能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内
所谓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指通过自身水解可以释放能量,并将能量直接供给细胞内各种代谢反应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如细胞内糖原与蔗糖的合成过程,能通过UTP的水解直接供能;在磷脂的合成过程中,ATP与CTP同时为反应提供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除ATP外,还应该有UTP、CTP、GTP
B、 细胞内糖原与蔗糖的合成过程需要相应酶和UTP共同提供能量
C、 磷脂的合成过程中,CTP可通过水解远离C的磷酸键为反应供能
D、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可转化成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ATP又可为物质运输供能
鸟嘌呤(G)和腺嘌呤(A)一样可以形成三磷酸化核苷,简称为 GTP。GTP 和 ATP 都属于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和功能也类似。在 GTP 酶的催化作用下,GTP 会转化为GDP,并释放能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每个GTP 由1个脱氧核糖、1个鸟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GTP 所有的磷酸基团脱落后是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C、 G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多,且易于合成和水解
D、 ATP 和 GTP 可能分工不同,用于不同的吸能反应
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
B、 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 图中不同来源的ATP均可用于胞吞和胞吐
D、 ATP的“充电”需要酶的催化,而“放能”不需要
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生存若干天,其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下图表示金鱼在缺氧状态下,细胞中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②不需要O2的参与,产生的物质X是丙酮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过程①②均有能量释放,少部分用于合成ATP
C、 过程③⑤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在细胞内反应的场所也不同
D、 若给肌细胞提供18O标记的O2 , 会在CO2中检测到18O
某科学家对线粒体的内、外膜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外膜先破裂是因为其内、外膜的组成成分不同
B、 线粒体外膜及内膜间隙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C、 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含F0一F1颗粒的内膜小泡密切相关
D、 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前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
几丁质酶是能分解几丁质的一类酶。根据来源可以分成微生物几丁质酶、植物几丁质酶和动物几丁质酶,不同来源的几丁质酶分子质量差异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几丁质酶都对几丁质有催化作用说明几丁质酶不具有专一性
B、 不同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的终产物可能有所不同
C、 几丁质酶在催化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
D、 几丁质酶的催化作用在于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下图表示苹果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量)来绘制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 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 ③表示水的光解
C、 c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D、 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会上升
某学习小组利用黑藻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黑藻置于较低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实验装置如图甲。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下,利用装置甲G点的移动测得的氧气释放速率随光强度的变化(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光强度为2时,G点不移动,此时细胞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当光强度为6时,可通过增加NaHCO3溶液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C、 当光强度达到光饱和点后,黑藻产生氧气速率的相对值为10
D、 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五碳糖的含量将会减少
科学家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
A、 CO2→叶绿素→ATP
B、 CO2→三碳化合物→ATP
C、 CO2→ATP→(CH2O)
D、 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B、 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导致变黑、腐烂
C、 种子在低温、低氧、干燥环境中,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D、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非选择题(共6题,共4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