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题10 生物圈中的人(1)

日期: 2025-03-30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面包等食物中的能量形式属于( )
A、 热能
B、 电能
C、 糖类
D、 化学能
以下不属于“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有机物是(  )
A、 维生素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如图为测定花生种子中能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材料最好使用刚采摘不久的、新鲜的、水分较多的花生种子
B、 花生种子中的能量可通过测量水升高的度数并计算得出
C、 实验原理是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D、 实验应该在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重复3次以上,然后取平均值
青岛的海蛎子肥硕鲜美,汁多嫩滑,营养丰富。下面是每100克海蛎子可食用部分中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营养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A

每100克海蛎子中含量(克)

10.9

1.5

0.2

0.009

0.462

0.131

0.000027

0.007

A、 海蛎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 海蛎子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对预防夜盲症有一定作用
C、 海蛎子中所含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D、 海蛎子的脂肪含量不高,脂肪可作为人体的备用能源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 消化道和肝脏
B、 小肠和消化腺
C、 胃和消化腺
D、 消化道和消化腺
2022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搭载“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空间站开展工作。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航天员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 曲线Z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C、 部位D的消化液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
D、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部位C
中国“端午节已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下列关于人体对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
B、 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
C、 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
D、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下列物质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 水、脂肪、无机盐
B、 水、维生素、蛋白质
C、 脂肪、淀粉、无机盐
D、 水、维生素、无机盐
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适应关系的是(  )
A、 小肠内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B、 小肠黏膜有皱襞和绒毛
C、 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022年“315晚会”曝光了老坛酸菜、变味粉条等,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 鸡肉富含蛋白质,学生应经常吃炸鸡排
B、 刚过保质期,没有霉变的食物可以食用
C、 常见的、带香味的野生菌可以放心食用
D、 生熟食分开盛放,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生物学人类进化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和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
B、 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C、 从化石可以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D、 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A、 森林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和能人阶段
B、 南方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和能人阶段
C、 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D、 森林古猿阶段、能人阶段、智人阶段和直立人阶段
下列叙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
A、 少女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 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C、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的化石
D、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工具是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B、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C、 直立行走是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D、 古人类化石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 呼吸道和肺
B、 气管和肺
C、 气管、支气管和肺
D、 鼻、气管和肺
人体能说能笑的发声部位在(    )
A、 口腔
B、 咽
C、 喉
D、 腹腔
如图甲是人体呼吸运动模拟图,图乙是一次呼吸中肺内压变化,图丙是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橡皮膜所模拟的结构应处于收缩状态
B、 图乙中D点可表示肺内压与外界气压相等
C、 图乙CD过程中肺内压高于外界气压
D、 若图丙中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则F表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下图表示同一名受测者在奔跑、休息、慢跑三种活动中吸入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CD段,受测者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18次
B、 a点到b点表示吸气过程,受测者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 AB段、CD段、EF段依次进行的是慢跑、休息、奔跑
D、 在EF段,受测者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频率增加导致的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B、 ②和③两个过程都发生了气体交换
C、 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D、 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
 如图展示的是一位科研人员利用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囊状肺部结构,该“3D器官”具有相应的功能。下列说法与肺泡功能无关的是(    )

A、 肺泡小、数目多
B、 肺泡位于支气管的末端
C、 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生物学观点的是(    )
A、 毛细血管管壁薄、管腔细、血流速度慢,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B、 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 鼻腔黏膜可分泌黏液,且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呼吸道将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而湿润
D、 小肠壁的内表面有环形皱嬖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连线题

实验探究题

读图理解题

资料分析题

综合应用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