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  )

A、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论语·八州》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遵守礼仪有什么用?”这反映出孔子( )
A、 主张真诚地关爱他人
B、 认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重视以行动去践行礼
D、 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中国之完成为一中国,当远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这一说法的依据是该时期( )
A、 小农经济的出现
B、 郡县制度的推广
C、 儒家思想的产生
D、 华夏认同观的形成
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论及“良吏”的判定标准:其一,明法律令;其二,人臣之忠。这种判定标准最能说明秦朝( )
A、 治理国家遵循以法治国
B、 以品行作为选官标准
C、 官员评价服务专制统治
D、 重视官员的法律素养
《后汉书·许荆传》记载,有个叫许武的人,故意提出分家,自占肥田、广宅,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而后他又把田地、财产加三倍归还其弟,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该记载( )
A、 反映出儒学对民众影响的削弱
B、 从侧面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
C、 揭露了地方官员怠政懒政行为
D、 批判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恶行
北方民族穿胡服便于骑马射箭,又利于保暖。北魏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体现了( )
A、 北魏统治基础脆弱
B、 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 少数民族实现汉化
D、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元朝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同时,在财赋、刑名等庶务方面行省具有一定自主权。这种制度设计( )
A、 导致了冗官冗吏问题的突出
B、 扩大了地方的职权范围
C、 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性
D、 凸显了管理上的复杂性
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

A、 海防安全受到重视
B、 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 政府保障漕运安全
D、 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士”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入大转型、大分化、大动荡时期。宗法分封体制趋于瓦解,社会阶级构成也发生巨大变化,士阶层的人数因而大增。与此同时,王官之学散于百家,学术也不再垄断于“官方”,士阶层因拥有“知识”而逐渐掌握“话语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阶层。

——摘编自高伟洁《“士至于道”与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以春秋战国时期为核心的考查》

材料二: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参政意识。对于当时社会变革中的种种问题,人们提出自己的认识和主张,这些认识和主张大部分是围绕政治思想上的论述而逐层铺展开的。人们“为学”是为了实际的政治,这就决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具有普遍的政治色彩。同时,随着物质文明发展迅速,财富、享受、欲望与野心、权势、罪恶同步增长,文明进步与道德沦丧背离,思想家们生发改变现状的种种主张,并为此锲而不舍地追求。此外,长期的封建割据、封闭的自然经济、迥异的地理环境、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列国文化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

——摘编自王景润《简论春秋战国文化的时代特色》

阅读表格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

政权

相关制度建设

宋、

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台谏并行;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契丹

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党项

西夏

基本模仿北宋,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沿袭唐宋制度,同时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蒙古

在地方实行②

材料二:与汉唐相比,宋代确实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更强烈的开放包容气象。在这个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货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宋代还与外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推动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融合。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取消了唐代工商杂类不得参加科举的规定,并实行誉录、糊名等更有利于公平的措施,罢除了唐代的通榜、公荐等对世家子弟有利的做法。录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在制度上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打开了通过科场的角逐实现社会流动的通道。如寒门子弟欧阳修、范仲淹科举显荣,边远士子苏轼、苏辙同榜登科。在宋代,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诗词、小说、绘画、书法等,这些文化形式的繁荣为文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宋代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很高的开放度,但宋代仍然运行在王朝体制的轨道上,其基本制度、基本观念、生产关系等规范社会运行形态的基本因素并未出现根本的变革,有些方面,例如对百姓的苛重负担、政治生态的每况愈下等有过之而无不及。

——摘编自黄纯艳《新变与局限:宋代社会的开放度》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