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江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作者UID:17299681
日期: 2024-06-26
期中考试
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网红店?就是网红开的店,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用户量的人开的店。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颜值高,可能是产品风格独特、颜值高,也可能是店铺的装修精美,主题鲜明。这种店通过颜值高的产品或店铺吸引顾客,从而促进消费。网红店的目标受众大多都是年轻人,无论是网红还是网红店,都可以说是年轻人追捧下的产物,所以,网红店呈现的也就是一种年轻化的状态。常见的网红店,采取的营销方式要么是饥饿营销,要么就是红人代言营销。饥饿营销的话,就是制造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提升产品形象的同时,增加销量,实现盈利,据说不少网红店都曾雇人排队,制造火爆的假象。红人代言营销的话,无非也就是吸引红人的粉丝消费,通过网络扩大营销力,最终实现盈利。然而,近几年,很多的网红店都是红极一时,然后都迅速地走向了衰败。

【材料二】

无论什么东西,和“网红”两字粘在一起,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繁华商场里、老旧小区里装修风格骤然一变,独特、精致的“网红店铺”门前排着的长长队伍更是令人费解,比起“什么样的美食值得等上几个小时”这种问题,网红店本身就很迷。店里入座率、翻台率都不高,浪费率倒是很高,大多数人因为一句“据说是网红店”进门,点几份造型奇特的招牌美食,吃前先拍照,尝上一小口就开始P图俩小时。“打卡”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词,最开始被人用来形容跟旅行团出游,导游赶着游客们逛景点,游客们根本来不及享受好风景,拍了照就得走。如今是到著名景点、网红店铺拍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意思。

为何人们热衷于打造网红品牌?网红店有个特质,就是面向的大都是年轻人群。而年轻人想要追寻网红店的一个原因就是猎奇。有顾客说:“跟朋友在一起,以前聊衣服、聊化妆品,觉得新品牌新的流行趋势时髦,现在网红店也是一种流行呀,也会互相推荐。如果自己能在朋友圈内第一个发出网红店打卡图,可以证明自己是个社交很强的人,经常聚会外出,知道最新鲜的事物。”

【材料三】

____许多网红店都是因为出色的营销而爆红网络,还有些网红店是由于品牌概念而被大众熟知。但营销推广对于品牌建设更多是锦上添花,背后还是需要强大的产品力做支撑,若没有足够的产品力,便无法形成复购,把持续的生意做成一次性生意。多数明星开的餐饮网红店都存在产品力不够的问题,消费者一直都有名不符实的吐槽,大部分明星网红店都以失败告终。网红店短期爆红可以让品牌快速扩张,但快速扩张后对于餐饮行业,其供应链的管控、店员的培训管理、店铺的运营都会有不小的压力,这些供应链及运营的问题其实都是餐饮行业常见问题,只是大部分网红店往往是营销导向,容易低估供应链及店铺运营难度,忽略行业本质,房租、食材、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读下面的回忆录,完成小题。

得遇良师是人生幸甚之事——怀念贝时璋先生

阎锡蕴

①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难忘的、温暖的相遇。在我的人生路上,得遇恩师贝时璋先生便是此生幸甚之事。贝先生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也是我走上科研道路的引路人。

②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1988年科学出版社《细胞重建》论文集中。贝老对这篇论文的修改,让我经历了他对晚辈严格要求,耐心施教的全过程。他几次把我叫到跟前,用浓重的宁波口音,对这篇文稿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此外,他还经常戴着老花镜,在文稿上做密密麻麻的修改,从学术思想到文章架构,从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反复修改十多遍。在贝老长期的指导和影响下,我也逐渐养成了做事严谨的习惯,并将其传承给我的学生。

③贝老作为一代宗师,在学术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体现在贝老实验室的每个工作环节。每次组会,贝老总是平等地与大家一起讨论学术,对于晚辈总是循循善诱,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独立思考。对每个实验结果,不经过反复推敲和验证,他从来不轻易下结论,也决不轻易发表。如果对某个结果有疑问,贝老还要反复查对原始数据。这种追求科学真理、不随波逐流、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科学工作者。

④作为一名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人,贝老秉承古训,严格操守。他公正无私,做人正直。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他办公桌上总摆放着两沓纸,一沓是带有单位抬头的信纸仅用于公文,另一沓私信所用的纸都是自费购买。耄耋之年,随着听力的衰退,他开始与上门求教的来访者用笔交谈,且毫无倦意。我珍藏着多张他留给我的纸条,纸条上的字迹说着他无声的精神品质。2007年元宵节,我去看望先生,105岁高龄的他用笔告诉我“不仅要学科学,还要学做人”“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⑤贝老是科学家中著名的寿星,为科学贡献了他漫长的一生。淡泊名利,专注学问,也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90多岁时,他还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出门的时间非常精准,与过路的同事亲切问候早安。年过百岁,他思维仍然清晰,时刻关注着科技前沿。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邀请6位科学家,探讨自己的研究设想。然而,“我们要为国家争气”竟成为他留给中国科学界的最后嘱托。就在第二天,2009年10月29日,先生在睡梦中仙逝,享年107岁。此后,每年10月10日贝老诞辰这天,我都会静静地站立在他的铜像前,怀念先生的知遇之恩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节选自《教育家杂志社》)

读下面的文学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衣襟带花的男人

顾晓蕊

①清晨的街道上,薄雾飘荡,老潘骑辆破旧的三轮车,穿行在小镇的街巷里。他边骑边吆喝,“收破铜烂铁,收旧书报,收酒瓶喽……”声音苍老而空茫。

②小镇上的人们舒展着腰身,开始一天的忙碌。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会从屋子里走出来,用家中的旧物来换钱,又或是想瞧个热闹。在这个小镇上,谁不知道老潘,一个收破烂儿的老头,偏又是个“怪人”。

③老潘其实也就五十来岁,常年穿梭于街头,使得他黝黑瘦削,脸上皱纹纵横,像是位饱受风霜的老人。他穿着件洗得泛白的灰布衫子,衣兜或领口处斜插着一枝鲜花,显得突兀,又有些怪异。

④一群顽皮的孩子,时常围在他身边,嬉笑地看看他,又看看花儿,忍不住起哄,取笑,兴致勃勃地嚷闹着,谑称他“破烂王,怪老头……”

⑤老潘爱花,亦喜养花。那些花花草草、破盆烂罐,原本是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被他当宝贝似的捡来,搬回居住的老院。在他的细心侍弄下,枯萎的花草重又焕发生机,开得叶茂花繁,娇艳丰盈。

⑥早上出门前,老潘总要折一枝花,别在衣襟上,这才骑着三轮车出去。

⑦“我有旧书卖。”教书的李老师拦住老潘,盯着他襟上的一朵花,看了又看,晃着头说,“在宋朝有男人戴花,那是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现在都啥年月了,你也别朵花,这算什么事?”

⑧旁边的街坊王婶撇撇嘴,讥笑道:“男人别朵花,真笑死个人了。”

老潘也不多语,只管低头称书,找钱,然后骑上车走了。李老师轻叹口气,扭身对王婶说:“这个老潘,虽说性情怪些,却是个苦命的人,还是个孝子。”

⑩早年间,李老师跟老潘住同一条巷子里,后来搬了家,知道他过往的经历。他的父亲去世得早,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做手工杂活,供他上学读书。后来,母亲患了病,瘫痪在床,他只得辍学回家,照顾起母亲。

⑪那些年,为了给母亲治病,还借了许多钱。母亲的病稍好些,他便出去回收旧物换些钱,留很少的钱维持生活,其余的用来还账。

⑫其后,30余年的光阴里,他全心侍奉母亲,怕她寂寞,养了满院子的花。母亲去世以后,只剩他独身一人,依然每日忙碌,还清了所有欠账。

⑬令小镇人感到惊讶的是,不知从哪天起,再见到老潘,衣襟上总别着朵花。自然便引来一阵哂笑,有人打趣地说,这个老潘打了半辈子光棍,老了老了犯起花痴,他这是把花儿当成伴了。

⑭他听了不恼不急,也不辩驳。任由别人怎么说,他依然每天在衣襟上别着朵花,还变换着不同的花。好似有了这些花儿,暗淡的日子,就会多几分明媚。

⑮夏日又至,雨水多了起来,接连下几天大雨。临近黄昏,几个妇人急慌慌来找王婶,“河水突涨,有人瞧见你家小翠被水冲走,快去看看吧!”王婶吓得面色灰白,跟随众人向河边跑去。

⑯镇上的孩子上学,要蹚过一条河,平日里水浅,倒也没什么。女儿小翠早上出门时,王婶还叮咛她过河慢些,哪料想放学路上,竟真的出事了。

⑰到了那里,在河滩边找到小翠,浑身湿透,正惊惧地大哭。

⑱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大伙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小翠被上涨的河水冲走,恰巧老潘从这里经过,跳进河中救人,将她推上滩岸时,他却被翻涌的浪头卷走,冲向下游。

⑲人们沿河继续向前寻找,还好在相距不远处发现老潘。他被斜向河中的一截大树杈绊住,腿被树枝划伤,只是擦破点皮,所幸并无大碍。

⑳雨过天晴后,小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天早上,老潘又骑着三轮车出门,市井街巷中,响起他苍老浑迈的声音。

㉑“老潘来了,正等你呢。”嗓音清脆响亮,王婶边说边拎着个旧麻袋走来,“这些个旧物件,堆着没什么用,你收拾走吧!”

㉒待到近了,王婶盯着老潘衣襟上的花,微笑着问他:“这是什么花哟?”

㉓“要说这个花,有个好听的名字。”老潘悠悠地说,“它是白兰花嗨。”

㉔“还真是好听呢。”王婶应道。正说着,一阵微风吹过,王婶深吸了口气,忽觉一阵花香轻盈盈飘过来,直沁入心底。

古诗文阅读(28分)
名著阅读(6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