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8年高考历史(江苏卷)模拟考试卷(一)

日期: 2025-04-03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如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
A、 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 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 为兴办大学创造条件
D、 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把自己的思想主旨概括为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下对其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其主张吸取了佛教思想
B、 “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求道德之善明科学之真
C、 认为善恶认识源于人心
D、 主张为善去恶的根本途径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图片是一定时期的历史符号。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标语,其内容真实反映了当时(    )

A、 国共两党矛盾成为时代主流
B、 国共两党斗争目标开始趋同
C、 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的形势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下面是1938年胡考创作的漫画,此漫画意在说明(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日军侵华遭到遏止
C、 灵活的战术打击了日军
D、 国民党停止了抗日
1977年高考,570多万考生报考,录取率为5%,以后录取率总体增加,到2016年高考,940万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82%。这反映出(  )
A、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B、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取得新成就
C、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国民素养
D、 高考制度改革适应了国家战略需要
马丁·路德说:“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任何人教导逾越《圣经》都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此观点(    )
A、 批判了教会的等级特权
B、 肯定了世俗王权地位
C、 提供信仰自由理论基础
D、 否定了传统宗教信仰
据统计,美国从1921-1929年每个家庭的真实债务从388美元增加到739美元,消费债务的增长升了131%。该现象(    )
A、 促进了经济的持久繁荣
B、 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C、 加速了消费市场的萎缩
D、 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1905年,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引入了“光子”的概念,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    )
A、 属于人类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现
C、 标志着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
D、 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

非选择题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是复杂的又是联系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镇江港进口量最大的是鸦片,成为当时“五大行”之首,这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为了弥补进出口贸易逆差,镇江大量的土特产转化为出口商品。至1872年,土货出口量猛增了好几倍,总价达3147006两白银之巨,与1866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1894年曾突破400万两大关。而同时期,帝国主义为了取得和保持他们在贸易上的优势,不择手段地向我国倾销商品。1870年以后,经镇江港输入的洋货总值已达7613939两,至1894年洋货净进口总值已突破1000万两大关。

——摘编自马洪霞《晚清镇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工商业的演变》

材料二: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华商纱厂纷纷放弃先前的工头制和包工制,采取了许多合理化的措施。在1912年以前,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上海纱厂平均每万纱锭需用工人约650名,每百台织机需用工人约280名,内地纱厂则更超过这个数字。而1912年日本在其本国的纱厂每万纱锭平均需用工人仅448人。经过管理制度的改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上海纱厂平均每万纱锭需用工人减至600名,每百台织机需用工人减至236名。这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以后一直延续。

——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下)》

材料三: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

——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