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开学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11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构成不同化合物的单体可能是相同的
B、 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其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C、 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氨基酸的转运都由蛋白质承担
D、 在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也可以分解供能
肺炎是感染性疾病之一,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此外还有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如新冠病毒(一种具有囊膜的RNA病毒)导致的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脂质且都不具备细胞核和细胞器
B、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 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有效而对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无效
核孔复合体是核膜上沟通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孔复合体只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且具有选择性
B、 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双向性且需消耗能量
C、 核孔复合体实现了核质问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唾液腺细胞的核膜上核孔复合体的数量多于腹肌细胞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由于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电子对的能力,使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水分子间也可相互吸引,形成氢键,氢键易于形成和断裂,水分子的上述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带有正电荷、负电荷的分子都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 氢键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此,水有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C、 结合水与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相结合,失去流动性,无法参与生化反应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
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色素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带的位置不同
B、 研磨绿叶时不加CaCO3 , 则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相同
C、 实验结果中得到的四条条带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依次变宽
D、 与成熟叶相比,幼叶做实验材料得到的叶绿素a、b的条带较窄
高尔基体可分为顺面区和反面区,顺面区接受由内质网合成的物质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反面区参与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下图表示高尔基体的结构及发生在其反面区的3条分选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在高尔基体中间膜囊中会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 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反面区出芽产生,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C、 胰岛素的分泌属于调节型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 调节型分泌和组成型分泌途径均会导致高尔基体膜的面积不断减小
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对甲、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均不具有通透性
B、 2分钟前,细胞在乙中的失水速率小于在甲中的失水速率
C、 4分钟时,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初始浓度
D、 两曲线走势不同是由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造成的
细胞内Na区隔化是植物抵御盐胁迫,减轻高盐伤害的途径之一、植物液泡膜上H焦磷酸酶能利用水解焦磷酸释放的能量将H运进液泡,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能驱动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M将H运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运进液泡,实现Na区隔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中的H和Na均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
B、 H焦磷酸酶和转运蛋白M在转运时均需改变自身构象
C、 转运蛋白M能同时转运H和Na , 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D、 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Na跨液泡膜运输速率会减弱
下面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甲、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的实验,下图是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量检测的结果。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 酶甲的活性大于酶乙
B、 酶乙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
C、 当温度高于40℃时,酶甲的活性会丧失
D、 将温度从40℃升至50℃,酶乙的活性升高
科学家发现某些蚜虫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可以影响蚜虫体色。这些类胡萝卜素还能吸收光能,把它传送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蚜虫体内细胞合成ATP时,需要的能量不只来自光能
B、 蚜虫体内细胞合成ATP时,一定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 蚜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会影响蚜虫个体的生存机会
D、 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会影响蚜虫体内ATP的合成速率
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的酶和ATP均为多聚体,二者合成过程为吸能反应
B、 叶绿体基质合成的ATP与线粒体基质合成的ATP用途不同
C、 一分子ATP水解为③的过程中,阶段III释放的⑤最多
D、 ATP水解释放的④使各种蛋白酶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丧失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少,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短跑时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
B、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
C、 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能量要多
脂肪干细胞(ADSCs)来源于脂肪组织,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或肌细胞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DSCs是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不会发生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
B、 ADSCs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发生改变
C、 ADSCs与其分化形成的骨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但二者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D、 与分化形成的软骨细胞相比,ADSCs的分化程度低,表现出来的全能性较高
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cd段
B、 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
C、 图2中,甲对应图1中的ab段,丙对应图1中的ef段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均不会出现图2中丁所示的情况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观察时,需在低倍镜下找出中期的细胞,再换高倍镜找其它时期的细胞
C、 高倍显微镜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细胞
D、 已知细胞周期时间,根据各时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可计算各时期的时间

多选题

综合题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