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作者UID:-1
日期: 2024-11-20
期末考试
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非选择题:满分52分,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
交通建设与国家盛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北筑长城防御匈奴,南则积极开发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将屠睢率五十万谪徒进军岭南时,在大庾岭上开凿梅岭道、筑横浦关。梅岭道和灵渠一起,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

——摘编自陈怀宇《古代大庚岭地区道路交通研究》

材料二   唐开元四年,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主持重修梅关古道,历时约两年完成。古道开通后,政府指定其为官方驿道,用于传递公文、运输物资、调动军队等。南方诸国贡物、域外及岭南物产沿此道北运,“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北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扩大开放海外贸易,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宋代以后,南迁移民增多,对岭南开发贡献较大,文人墨客络绎于道,促进了沿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摘编自詹瑞祥《梅关古道沿革考》

材料三   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梅关古道更趋繁忙。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海运发展及粤汉铁路的修通,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北伐军经此攻入江西,而后国民政府经此迁到汉口。1934年陈毅从中央苏区突围后,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摘编自杨志刚《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研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澳Ⅰ号”沉船所载瓷器,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器物,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从沉船的货物来看,“南澳Ⅰ号”沉船的始发地极有可能是福建漳州月港。南澳海域位于闽、粤、台交界海面,自古以来即为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该地“番舶寇舟多泊焉”,时荷兰人称其为“好望角”,可见当时南澳海域航线之繁忙。

——摘编自崔勇《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材料二   沉船中漳州窑瓷器的图案,均模仿自嘉靖、隆庆之际景德镇青花装饰。沉船中景德镇瓷器的年代,上限为嘉靖年间,下限不晚于隆庆年间,这表明“南澳Ⅰ号”极可能是隆庆开海不久的一艘沉船。沉船发现的位置,处于漳州至马尼拉航线的初始航段。菲律宾是迄今为止发现漳州窑瓷器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特别是菲律宾发现了许多与“南澳Ⅰ号”出水的漳州窑、景德镇窑瓷器相同的产品。

——摘编自郭学雷《“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航路及性质》

材料三   东盟国家所在的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千余年来掩埋在海底的沉船不计其数。这些古沉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它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提供了法律依据。

——摘编自赵亚娟《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