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东城区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4-10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的是(   )
A、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B、 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C、 观察鸡翅关节的结构
D、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常作为发酵工业菌种。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能进行出芽生殖
C、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通过细胞膜排出废物
洋葱的食用部分是变态茎和鳞片叶。将洋葱下部适当浸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洋葱生根发芽。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伸长区和根冠
B、 生长出的洋葱幼根可吸收水和无机盐
C、 只生根未发芽期间洋葱内有机物被消耗
D、 水培洋葱长出的“苗”是由芽发育而成
科研人员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枇杷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测定了坏果率不超过60%的时期内果实呼吸强度(用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表示),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 降低温度能减弱枇杷果实的呼吸作用
C、 2~4℃最有利于延长枇杷果实的贮藏期
D、 10~12℃条件下枇杷果实的贮藏期最短
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沉水植物箦藻放入实验装置(图1)中,分别用光照强度不同的6瓦、12瓦和24瓦的冷光灯等距离照射实验装置,观察有色液滴在玻璃管中的移动情况,实验结果见图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瓶中溶液可保证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恒定

A、 应提前将箦藻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以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B、 箦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玻璃管中有色液滴向右移动
C、 在24瓦台灯照射下,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速率最快
D、 本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478呼吸睡眠法”可帮助身体放松,不仅有助于睡眠,还能缓解焦虑。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慢慢用鼻子吸气4秒;步骤二憋气7秒;步骤三嘴唇微开吐气8秒,下列对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进行步骤一时:呼吸肌收缩→ 胸廓容积扩大→气体入肺
B、 进行步骤二时:呼吸肌收缩导致膈顶处于上升状态
C、 进行步骤三时:呼吸肌舒张→ 胸廓容积扩大→气体出肺
D、 进行步骤三时:气体依次经肺、气管、支气管、喉、咽、鼻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患者,常常表现出机体迅速消瘦、情绪容易激动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进入血液
B、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代谢的作用
C、 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甲亢患者应大量食用海带等海产品
比较人的生殖过程与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B、 后代都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C、 胚胎或胚的发育过程都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入营养
D、 胚胎或胚的发育过程都经历细胞分裂和分化
小明制作了大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B、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不明显
D、 新细胞与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下列几种动物的相关结构中,主要功能不是起减少水分散失作用的是(   )
A、 蛔虫的角质层
B、 鸟卵的卵壳膜
C、 蝗虫的外骨骼
D、 蜥蜴的鳞片
古诗云“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描述的是餐桌上的美味——螃蟹。判断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B、 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
C、 是否有触角和足
D、 发育方式是否为变态发育
春天的马达加斯加群岛上有多种以花蜜为食的天蛾。其中,长喙天蛾在大彗星兰花朵之间灵活盘旋,因其具有长长的口器能吸食花深处的花蜜,而成为大彗星兰的唯一传粉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喙天蛾长长的口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长长的口器有助于长喙天蛾避开与其他天蛾的竞争
C、 大彗星兰可以在没有长喙天蛾的地方繁衍后代
D、 长喙天蛾和大彗星兰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选择
接种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免疫角度看,卡介苗属于抗原
B、 接种卡介苗可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C、 接种卡介苗还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D、 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强体育运动
B、 忌烟限酒
C、 保持乐观的心态
D、 多吃肉少吃菜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资料分析题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植物有40余万种,植物靠着一片片叶子通过亿万年的努力支撑起了地球上丰富的物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的最底端,这意味着一种植物可能要面对众多天敌的捕食。尽管如此,植物还是造就了我们绿意盎然的星球,这跟植物与捕食者在进化长河中攻防之间的军备竞赛是分不开的。这些进化的痕迹塑造了彼此,在植物身上表现为植物有一身的常备武器,尤其是最受捕食者关注的幼嫩部分——叶。

作为被动物捕食的重灾区,时至今日,叶演化出了许多具有防御功能的性状。当玉米幼苗受到黄条粘虫蚕食时,叶片就会分泌出具有特殊气味的萜烯类物质,招引来黄条粘虫的天敌——胡蜂。胡蜂会将卵产在黄条粘虫的体内,当卵孵化时即可将粘虫消灭,从而使玉米幼苗得到保护。叶上的尖刺等武器,可以阻止大型动物的践踏掠食。红叶棉和抗虫小麦叶上的刚毛,让害虫寸步难行,无法进入花蕾掠夺。有些植物叶上不仅长毛,且毛中带毒液,使得防御能力更强。

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有些植物在幼年期,分裂的叶形十分常见,但是在成年之后,叶形就变得更加完整和硕大了——这无疑在暗示叶形的变化可能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防御机制,因为处于幼年期的植物需要更多的保护,一旦受损,很难恢复。

科学家发现亲缘关系很近的两种香茶菜在野外天然混居在一起,但它们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叶形——一种叶的边缘没有深分裂,另外一种叶边缘则有着很深的分裂。有趣的是,这两个同属物种的叶子中,无深分裂的叶更易受到昆虫的捕食。科学家找到了与叶形变化有关的一种卷叶的象甲,这种象甲会将香茶菜叶卷成筒状并产卵于内,孵化出来的幼虫靠食用香茶菜的叶来生长。科学家观察到,叶形会对象甲的产卵行为产生影响,叶子的完整性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推测如果把卵产在不完整的叶上,对产下的幼虫可能是不安全的,它们将会面临食物短缺、被捕食或被感染的危险。在观察的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除了叶形外,两者在营养与气味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证明象甲在两种叶形上的选择差异完全是由叶形造成的。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