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河南省桐柏实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75分)

梭伦将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议事程序由流行的呼声表决法(以呼声高低来判断某一决议或人选是否被通过)改为举手或投票表决法。这一变化(    )
A、 削弱了雅典贵族的特权
B、 否定了平民的政治权利
C、 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D、 保障了雅典的政治稳定
薄伽丘认为:“诗歌可以使懒人勤劳,使懦夫奋发,使暴徒自制,使囚犯驯服,对善良的人予以应得的歌颂。”由此可知,薄伽丘(   )
A、 认可文学的大众化趋向
B、 强调文学的政治特征
C、 认为文学具有教化作用
D、 力主文学要脱离政治
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
A、 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 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D、 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下表为不同年份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这表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地位受到挑战
B、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D、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 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 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秩序,并未神化君权。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儒学前后产生了矛盾
B、 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
C、 糅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D、 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   )

A、 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它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 它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 它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19世纪后期,欧洲各国民族主义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上、中层阶级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和成功,因为他们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殖民者也以之为帝国主义辩护。这主要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A、 为欧洲殖民扩张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B、 其“优胜劣汰”观点与时代需要吻合
C、 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为研究对象
D、 是导致欧洲政治经济变化的根本原因

非选择题(共 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几乎“把资本主义带到一个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社会崩溃却并未发生。有学者认为“主因在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一步激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障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二战之后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普遍建立,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但这并非表明,现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十全十美。据英国的有关方面统计英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在20世纪60年代为81亿英镑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到1980年上升为221.5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年均增长5.2%,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3%。虽说西方国家公共开支比重大,但社会福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英国是福利国家的典范,但目前英国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和略高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估计接近1700万,约占总人口的30%,在欧盟组织的其他国家,贫困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力,在西方国家一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寻求就业岗位,而是等待着国家的救济,八九十年代欧洲的经济萧条过程中,这些因素很快变为导致高失业率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周良才《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几点认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