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 5 课外文言文阅读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6-21
复习试卷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日“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 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⑧睹其为快也哉!

[注]①本文是作者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时所作。其兄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与之同时被贬黄州的张梦得这时建了一个亭子,苏轼命名为“快哉”,苏辙为之作了这篇文章。②几席: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③曹孟德、孙仲谋:曹操、孙权。④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⑤会计:指.张梦得管理财务之事。⑥蓬户瓮牖: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这里指艰苦的条件。⑦骚人:文人。⑧乌:怎么。

文言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 ,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 , 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玉》珂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j⑥陟:登。⑦踬:跌倒。⑧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闽所享之福。⑩慎:人名,指宋慎。

文言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 , 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 , 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 , 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 , 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 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核工记(节选)

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 , 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噓火盖供客茗饮。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①雉(zhì):城墙上的垛子。②司更卒:更夫。③桴:鼓槌。④应门:应声开门。⑤度:揣测。⑥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⑦舣(yǐ)舟:停船靠岸。⑧乃尔:如此这般。

古诗文阅读

[甲]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宪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 , 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督府势严重,将吏莫敢仰视。渭角巾布衣,长揖纵谈。幕中有急需,夜深开戟门以待。渭醉不至,宗宪顾善之。……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

(节选自《明史·徐渭传》)

[乙]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王、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节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

[注]①表: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下文的疏、记也是指文章。②尤:特别的,突出的。③预:同“与”,参与。④非时:不在正常、适当或规定的时间内。
 

小文听说2021年是徐渭500周年诞辰,青藤书屋将被扩建打造,于是对徐渭这个人很感兴趣,查了有关文献典籍,找到了两篇徐渭的传记。小文在仔细阅读后,又翻阅字典做了注释,但还是有一些不理解的,便去请教了好朋友小语。请你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甲]文中“渭或醉不至”的“或”是什么意思,我记得好像哪里学过。

小语:嗯,是 的呢,我们在《马说》里学过“一食或尽粟一石”,都是的意思。我们学文言文就需要有这样的迁移能力,把课内学过的知识迁移到课外来。我来考考你,“膝语蛇行”的“蛇”是什么意思呢?

小文:哈哈,这难不倒我,是的意思。

小语:不错呢!一下就会迁移了!

小文:嘿嘿,小语,我还要请教你呢![甲]文中“颇横”的“横”和[乙]文中“属文长代作表”的“属”,该怎么解释呢?

小语:我们一个一个来。“横”,在这里读第四声,你可以对照[乙]文中徐文长“自负才略”的性格特点,用组词法试试看。

小文:是的意思吧。

小语:是的呢!我们再来看“属”,这个字是通假字,念“zhǔ”,这句话的意思跟[甲]文中“令渭草表”差不多,所以“属”可以解释为

小文:哇,被你一点拨,觉得文言文挺容易啊,这样对照着读也挺有意思的。

小语:是的,两篇文章内容很相似,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照着读来分析它们的异同。比如两篇所叙之事大致相同,都写了、纵谈天下事、等事;不同之处,比如[乙]文中徐渭提出“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的要求,在[甲]文就有体现,如“”,就用具体的事例体现了胡宗宪对徐渭的敬重,也侧面表现了徐渭的才华。

小文:是的呢,这两篇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都突出了徐渭的两个特点,就是才华横溢和性格的,但我觉得这两篇在笔法。上有所不同,[甲]文似乎更加客观冷静,重在叙事,在叙事中不动声色地展现人物性格;[乙]文似乎主观情感更浓些,但读来更有味道。

小语:你说得很好!这“味道”就在于作者在刻画人物时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所以读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比如读到“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就让人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

小文: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小语:但是你知道吗?这两段文字只是徐渭的冰山一角而已。他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更是写意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但他的一生却是个悲剧。我在这里卖个关子,请你继续去研读他的传记。最后,我跟你分享他的一首诗。结合下面诗歌,你能猜出他老年时的境遇和心情吗?

题墨葡萄诗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拋闲掷野藤中。

[注]①明珠:比喻所画的葡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鉴亭之铭并序

[清]许瑶光

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 , 出饯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意在跤予。 予忝承乏 , 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训。爰举觯曰:请建“鉴亭”。劳劳送客,报以德馨。修愿辦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日唯唯,爰勒斯铭。铭曰:

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移,万寿无疆。有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

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覆帱,明月逸宕。

[甲]     , 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识量。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響,古今悠悠。[乙]    , 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丙]     , 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嵌崎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棱棱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

朝开    阖,亭中阴阳。 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

[注]①许瑶光:同治三年(1864)任嘉兴知府,勤政爱民,深受当地乡绅、百姓爱戴。②耆(qí)旧:故老,故交。③跋:踮起脚跟盼望。④忝:谦辞,有愧于。承乏:谦辞,滥竽充数之意。⑤爰(yuán):于是。⑥觯(zhì):酒具。⑦馨:     。⑧修慝(tè):修正过错。⑨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行方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 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做哪种抉择了。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