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3-27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当下,电子媒介更新换代和人工智能极速发展,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为满足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需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被适时提了出来。其中,“新文科”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紧密相关。

中国高校文科建制在“五四”之后慢慢形成自身体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今天,文科的分科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法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在原有的分科体系中,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界限分明,甚至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之间也变得壁垒森严。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普遍趋势的背景下,这种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发展模式已越来越显露出弊端。因此,“新文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以更为高远的视角,建立一种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科教育和研究体制。这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定位。

建设“新文科”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纸媒时代,信息的获得渠道有限,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科的培养理念建立在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之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在电子媒介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打破这种单向度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理念势在必行。互联网上有海量知识,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而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也有取代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如果还固守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就有抱残守缺的嫌疑。在新时代,教师作为打开知识大门的引导者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者或许更为合适。

“新文科”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需更新。此前,我们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为了培养精通某一学科的专家型人才,强调分科。“新文科”建设必须打破这种立足于单一学科的培养理念,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模式。中国古代就有“专家”与“通才”之分,所谓“通”,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通”者,有博雅之名。故而,通识教育又可被称为博雅教育。今后,“新文科”建设应继承创新中国传统的博雅教育,积极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立足中国当下教育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通识型人才。

在“新文科”建设中,不能再用以往的标准和模式指导当下的学术研究。就文科中的文史哲三科而言,中文学科初创于“五四”前后,其后发展为以语言和文学两大门类为主的学科格局。以往的文学研究多局限于文学学科内部,这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从更开阔的视野来展开研究。因此,在强调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文学学科或者说中文学科必须转换思路,顺应新的学术潮流,更新现有的研究范式,借“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新文科”建设不仅要顺应媒体融合与智能化、大数据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师生积极主动接纳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新文科”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文科内部及文科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擘画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刘春勇、梁静《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如期在重庆举行。期间,由中国移动承办的同期活动“2020年中国移动5G+智慧农业论坛”于11月28日召开。论坛以“5G智农业,数字慧生产”为主题,共同探讨5G在“三农”领域的应用创新,畅想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科技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5G+计划”、农业生产数字化与智能化、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的产品溯源、乡村综合治理和数字农业产业园等“三农”领域的创新应用亮相。5G+智慧农业系列产品发布,将5G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于乡村治理、精准种养殖、农机管理、农产品溯源和数字农业产业园等方面,全面助力农业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

(摘编自袁生《5G助力!智慧农业应用前景更广阔》)

材料二:

智慧农业赋能农村新发展。近些年来,秉持创新发展理念、藏粮于技战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有成果不断涌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越来越多“黑科技”的推广应用,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品质,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机械化作业在备耕春耕中抢农时的优势充分,今年春耕期间超过3万台无人机投入使用,“北斗”定位拖拉机及精准作业农机具保有量超过2万台,越来越多的智慧农机走上田间地头,成为春耕作业好帮手,让人真切领略到智慧农业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巨大能量和增量。

智慧农业播种“三农”新希望。农业新技术越来越推广普及,农业生产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效,智慧农业迎来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智慧农业不仅让我们能够从更高层次、更全维度掌握农情变化,以信息化引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助于瞄准农业全产业链,打造农业大数据平台,紧盯农产品供求形势变化,更好地实现农业与市场、田头与消费的精准对接,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更加富有成效地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新的希望。

(摘编自秦仲《智慧农业赋能新农村播种新希望》)

材料三:

将农田、畜牧养殖场、水产养殖基地等生产单位和周边的生态环境视为整体,并通过对其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关系进行系统、精密运算,如定量施肥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经处理排放的畜禽粪便不会造成水和大气污染,反而能培肥地力等。

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多层次分析,并将分析指令与各种控制设备进行联动完成农业生产、管理。这种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

完善的农业科技和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体系,使农业相关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够远程学习农业知识,获取各种科技和农产品供求信息;专家系统和信息化终端成为农业生产者的大脑,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改变了单纯依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彻底转变了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传统农业落后、科技含量低的观念。

(摘编自《智慧农业改变着传统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父亲的经济学

唐波清

我考上大学经济专业以后,才知道啥叫“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的规律。父亲就是个地道的农民,要说他与这个“经济学”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在咱老家那个山窝窝里,父亲也算是半个文化人,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小学当过几年民办老师。村里人有啥事拿不准主意的当口,总要听听父亲的高见。

那一年,上面强势推行“一乡一品”模式,号召农民集中种植“猫丝藕”(一种新型杂交藕)。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猫丝藕”,唯独父亲打死也不种,父亲只种高产水稻。就为这个事儿,乡长挨了县长的一通批评,村长挨了乡长的一顿臭骂。村长憋着一肚子火气,下田就要扯掉父亲的秧苗,父亲与村长交火干了一仗。父亲充血的眼睛可以杀人,这才保住了几亩田的水稻秧苗。几个月以后,全村人的“猫丝藕”大丰收,亩产好几千斤。就在村里人喜上眉梢的时候,外出寻找销路的人马带回了“噩耗”——市场上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猫丝藕”,别说是卖,就是免费送,别人还嫌没地儿放。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等到半个月时,家家上万斤的“猫丝藕”变成了一摊摊“稀巴烂”,猪不闻,狗不尝。

那一年,父亲的几亩水稻救了全村人的性命。父亲挺直了有些微驼的脊背,如同一只获胜的斗鸡在村子里有事没事地来回走动。父亲原本矮小和驼背的身影,在村里人的眼里陡然高大起来。

村里人感激地好奇地问父亲,你咋知道种“猫丝藕”就不行呢?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全村人种这玩意儿,全乡人也种这玩意儿,全县人都种这玩意儿,谁买这玩意儿?谁吃这玩意儿?这就叫“供大于求”,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你们懂个啥。

村里人一阵哄笑,不知道是笑话父亲呢,还是笑话他们自个儿。

第二年,乡政府号召村里种“苎麻”,村里人坚决不种,村里人只跟着父亲种植高产的水稻。这回,村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听说,别的村子里种的那些“苎麻”,水土不服,死了个精光,赔了个精光。

第三年,乡政府号召村里种“朝天椒”,村里人坚决不种,村里人只跟着父亲种植高产的水稻。这回,村长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听说,别的村子里种的那些“朝天椒”,光长枝叶杆儿就是不结辣椒,。老百姓嘲讽地说,叫咱种“朝天椒”,咱可是“朝天摔一跤”。

村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父亲,你咋知道种“苎麻”就不行呢?你咋知道种“朝天椒”就不行呢?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大家伙儿听说过“南橘北枳”这个词儿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就叫“盲目复制经济”,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你们懂个啥。

村里人一阵哄笑,不知道是笑话父亲呢,还是笑话他们自个儿。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疯涨,村里人围在村头的大槐树下议论纷纷。有人说,猪肉价格高,咱赶快养猪啊!有人反驳,你养啊,一场猪瘟让你血本无归;你养啊,八九斤饲料才能变成一斤猪肉,亏本买卖谁敢做?再说呢,一头猪最少五六个月才能出栏,等半年以后天晓得肉价跌没跌?

村里人沉默了,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父亲。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非洲猪瘟是爆点,环保禁养是推手,新一轮“猪周期”才是根本。哎,老话说得好,价高伤民,价低伤农。

村里人如听天书,啥叫“猪周期”?

父亲接着说,“猪周期”就是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周期性波动,一个周期两到三年。这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你们懂个啥。

村里人又是一阵哄笑,儿子在大学里搞“经济学”专业,老子也跟着变成了“经济学”专家,哈哈……

前不久,我回老家探望父母。村里人跟我开玩笑地说,你弄“经济学”,你父亲也弄“经济学”,这“经济学”都成了你父亲的口头禅。

我好奇地问父亲,您咋也懂“经济学”?

父亲慢条斯理地戴上他那副断腿的老花镜,有板有眼地说,你拿回来的课本书,咱一本也没落下,有的还读了好几遍。

我诧异地追问父亲,您每次要我把大学读过的书都带回老家,我以为您是要卖废纸,或者是给爷爷卷“老叶子”烟呢……可您读那些教材干啥?

父亲爬满皱纹的脸上有了红润,咱这辈子没上过大学,咱就补补课嘛,活到老学到老,咱就当上了一回大学呢。

那天中午,从不沾酒的我,破例敬了父亲三大杯包谷烧。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唐高宗仪凤元年)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调露元年,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 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 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 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对曰:“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