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卷

日期: 2025-04-09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2

3

4

5

注入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观察现象

试管Ⅰ

2mL

2mL

2mL

A

试管Ⅱ

2mL

2mL

2mL

B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 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C、 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无砖红色沉淀,B是砖红色沉淀
D、 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 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 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
D、 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 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
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 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图甲中物质a为二肽,则物质c为同种氨基酸
B、 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图乙中曲线表示图甲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变化
D、 图乙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图1和图2分别为植物细胞中ATP的结构示意图、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2所示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的物质是可逆,但能量不可逆
B、 图1中ATP可以水解成A和两个磷酸,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 图2所示反应向右时,反应式中的能量来源于图1中b和c两处
D、 图1中的a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A代表腺嘌呤
下列有关ATP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B、 需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C、 所有酶与双缩脲试剂都能发生紫色反应
D、 酶的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下图表示苹果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某科学家对线粒体的内、外膜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外膜先破裂是因为其内、外膜的组成成分不同
B、 线粒体外膜及内膜间隙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C、 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含F0一F1颗粒的内膜小泡密切相关
D、 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前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
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a
C、 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D、 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实验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组实验的结果①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
B、 两组实验的结果②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蓝紫光区域
C、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D、 在做提取韭黄色素的实验时,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
如图为两种光照强度下某植物幼苗光合色素的层析结果。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强光照下叶片呈黄绿色
B、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C、 色素Ⅰ、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
D、 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得到四条色素带
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 ③表示水的光解
C、 c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D、 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会上升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生物学经典实验中没有用到该方法的是( )
A、 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探索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B、 萨克斯利用天竺葵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C、 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碳的途径
D、 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的产生
B、 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 突然改用相同强度蓝紫光照射C3含量下降
D、 持续进行该实验,悬浮液释放氧气的在速率不变
已知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25℃,某兴趣小组利用该植物的叶绿体进行了图1、图2和图3的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装置中叶绿体消耗的CO2可来自碳酸氢钠的分解和细胞呼吸
B、 在CO2浓度等适宜的条件下,图2中温度改为20℃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 若图3装置中的叶绿体依然能合成少量葡萄糖,说明叶绿体内有ATP和[H]
D、 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图1装置中离体的叶绿体也不能持续合成有机物

填空题(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