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大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2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 )
A、 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
B、 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C、 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
D、 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
A、 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B、 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 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 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 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 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 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 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    )
A、 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 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 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
D、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职位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这反映出该制度(   )
A、 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B、 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
C、 受到两党或多党政治制度的影响
D、 赋予移民和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

材料题:本题共3题,共40分。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1883年,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首次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官吏管理的竞争考试和功绩制、职务常任以及政治中立三项原则,成为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美国在选拔和任用文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才能和解决某些专业问题的本领,因为在美国人心中,政府官员最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者。1978年,卡特政府改革通过的《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联邦政府文官录用中对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予以适当照顾。文官制度建立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摘编自郑易平《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对其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三: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同时汲取了科举制的合理成分,带有中西合璧的味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进程。有关文官考试、任用、薪俸、抚恤等相关的法律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完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则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军治色彩则在北京政府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

——摘编自陶继波《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