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13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
A、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理解错误的是(    )
A、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C、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D、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即是要实现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法与刑是相通的,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人们从法律体系中,所感受到的不外是‘禁止做’、‘必须做’的义务性要求,而不是‘可以做’的权利性规定。法律成了压制性的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他更强调人的思想自由,并且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现代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于自身人格尊严、自由平等、权利义务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而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熊晓梅《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培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