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图1和图2分别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   )

A、 青铜器铸造处于鼎盛时期
B、 生活娱乐方式日渐丰富多彩
C、 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趋势
D、 区域间文明存在一定的交流
商周时期,宗法家族把自己的成员固定在宗法血缘网络之中,以拱卫父系家长的一系列特权;同时,各宗法家族又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或单位一起大体平等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
A、 宗法家族是社会基础的构成部分
B、 宗法家族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C、 宗族根据血缘亲疏决定内部等级
D、 不同宗法家族的社会地位平等
商鞅在变法中提出了"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这有利于(   )
A、 强化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B、 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C、 阻断旧贵族的上升通道
D、 促进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
A、 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前119年,汉武帝实行盐铁国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全国建立了大约50个铸造厂,每个铸造厂都有几百至千个囚犯或劳役作为工人。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
A、 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干预国家经济
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强化中央集权
C、 实行货币改革,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解决了对匈奴战争的资金问题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
B、 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 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
D、 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下图为出土文物“晋归义胡王”金印。诸如此类的还有"晋鲜卑归义侯"和"晋鲜卑率善中郎将"等金印。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据此推之(    )

A、 西晋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
B、 西晋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激烈
C、 西晋政权国力有限
D、 西晋实施分封制度
北魏时,朝廷专门在洛阳设归正里接收南朝人,设归德里接收北方各族人,设慕化里接收“东夷”来人,设慕义里接收“西夷”来人。这反映出当时(  )
A、 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B、 北魏政权深受汉文化影响
C、 北魏正统地位得以确认
D、 北方经济水平仍超过南方
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粮仓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   )

A、 全国统一格局形成与社会稳定
B、 统治者个人喜好及北方农业发展
C、 大运河的开凿与江南经济发展
D、 造船业发达与粮食储备技术进步
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
A、 征税的主要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B、 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 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时间
D、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
A、 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
B、 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 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如图,元朝开通了直通南北的大运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是因为(   )

A、 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C、 南方反元势力强大
D、 来自北方的威胁加重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