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9 食物中营养物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 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 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 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 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营养均衡的是(   )
A、 来不及就不吃早饭了
B、 食物多样,比例适当
C、 用碳酸饮料代替喝水
D、 饭菜多加盐,更有味道
下列关于人体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B、 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C、 无机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蛋白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据《燕京风俗录》记载,豆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北京传统小吃。它是绿豆经发酵制成的,主要营养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营养成分

蛋白质

氨基酸

糖类

脂肪

维生素E

克/100克豆汁

95.9

0.9

1.3

1.3

0.1

0.004

0.047

0.008

A、 豆汁中含量最多的是水,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B、 发酵过程把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可以直接吸收
C、 豆汁中钙的含量相对较少,若长期食用导致骨质疏松
D、 适量搭配主食、动物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营养更均衡
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应该多吃“中国居民均衡膳食宝塔”中的奶制品和肉类,其原因是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是(   )
A、 主要的能源物质
B、 主要的储能物质
C、 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更新的重要原料
D、 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
下表为每百克马奶和牛奶几种营养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mg)

马奶

牛奶

蛋白质

2.07

3

脂肪

1.08

3.2

乳糖

6.7

4.4

69.23

104

10.37

37.2

A、 表中的蛋白质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B、 表中的所有物质都能给细胞提供能量
C、 胆囊分泌的胆汁可以消化表中的脂肪
D、 饮用马奶更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说法,不可取的是(   )
A、 按时进餐,平衡饮食,合理营养
B、 保护呼吸系统健康,拒绝吸二手烟
C、 服用非处方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D、 为避免患流感,每天服用抗生素
紫菜是一种含碘丰富的食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紫菜中的碘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B、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C、 经常食用紫菜可预防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幼年时期缺碘会引起侏儒症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少年应选择含蛋白质、钙较丰富的食物
B、 米、面中含有淀粉,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
C、 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分别是胃和小肠
D、 “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以下是某品牌蛋酥卷的营养成分表,结合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营养成分表

项目

含量/100g

蛋白质

8.0g

脂肪

31.6g

糖类

56.7g

200mg

A、 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因此可以大量食用蛋卷酥
B、 钠盐作为无机盐,在消化道内要先被消化,再被吸收
C、 蛋酥卷中的蛋白质可在口腔内初步消化
D、 糖类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
从均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早餐食谱中,最合理的是(    )
A、 一碗粥,一包榨菜
B、 两根火腿肠,一个包子
C、 一个鸡蛋、一碗粥
D、 一个鸡蛋、一块面包、一杯果汁
“肉丁炸酱面一碗儿,豆芽青菜七八样儿。”这说的是老北京炸酱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面条中的淀粉是在口腔中开始消化的
B、 炸酱中的脂肪在肝脏被胆汁初步消化
C、 炸酱丽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D、 配菜种类多样,有利于做到合理营养
下表是每百克米饭(优等)、牛肉(肥瘦)、番茄三种食物的部分营养成分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米饭

牛肉

番茄

蛋白质(g)

7.8

20.1

0.9

糖类(g)

76.9

0.2

2.5

钙(mg)

8

7

8

维生素C(mg)

0

0

12

A、 每百克米饭中含有的主要供能物质较多
B、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处开始消化
C、 牛肉蛋白是优质蛋白,可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
D、 摄入足量的番茄可以有效预防坏血病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